普洱茶博览会丨老茶人南康在景迈山为你讲故事
时间:2024-04-11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直到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大家才意识到,他立了大功!他是南康,一个致力于守护景迈山古茶林的人,一个在景迈山讲故事的人。
南康是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市级传承人,末代布朗族一号头人阿里亚的孙子,曾担任芒景村党支部书记。南康任村支书期间,一直致力于给村民普及生态理念,要求村民实行不乱修剪、不乱用化肥农药、在林下种植与茶林共生的作物等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共同构建起景迈古茶林和谐共生的生态循环系统,给布朗族村寨子孙后代留下“取用不尽”的宝藏。
南康 供图
2010年,自景迈山申遗工作启动以来,古茶林的保护与开发更加有力有序。芒景村“两委”规定,村民盖房必须经审批同意,所用建材量及种类也要严格控制,不允许大拆大建。一些村民受普洱茶销售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想拆除自家的传统民居,改建大型茶厂,扩大生产规模。南康就劝说村民“你家房屋是传统民居建筑,属于景迈山的物质遗产价值载体,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尽量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景迈山茶林的破坏。为了保护景迈山古茶林的环境,哪怕村民都不理解、不支持,南康依然坚持修筑了芒景村通往山外的“不方便又没面子”的弹石路,直到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村民们尝到甜头,大家才意识到,“那个霸道的书记”立了大功!
在南康的推动下,芒景村成立了芒景古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芒景古茶保护协会,并联合成立了“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严控景迈山产茶区茶叶的质量。联盟成员必须按照统一的绿色有机生产标准进行统一管理、宣传、包装,普洱茶产品的名称、检验报告、实物标样以及采摘、加工、包装全过程公开透明可见。南康还联合景迈山区域附近村寨,共同制定了“不准山外茶叶进,茶叶出了山不准再运回”等规则,并设置进山关卡,有力遏制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市场乱象,保障了景迈山茶叶的品质。
“景迈山的布朗族把茶当野菜,外出劳动时,带上米饭、辣椒和盐巴,采一些茶叶蘸在一起,就能当菜吃。我们还会用茶的嫩叶,蒸熟晾干后,放到竹筒中封好,埋到土里腌制成酸茶,吃的时候取出来,拌上辣椒等佐料。”在讲起这些故事时,南康总是意犹未尽,不断重复牢记祖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茶树”的古训。
南康讲的故事,就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的故事。如今,退休后的南康在自家开办的阿百腊客栈内含饴弄孙,以布朗族传统方式煮茶、沏茶来招待客人。在景迈山,还有不少像南康这样的老人,在火塘边默默坚守,守护古茶林,传播景迈山古茶林更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记者:吴珂)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4/yunnongkuanxun-new_0408/4063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