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乡村规划 >关于申报2022-2023年度四川省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的通知

关于申报2022-2023年度四川省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的通知

时间:2022-07-30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N〔2022〕—2026号

  有关种子企业:

  为贯彻落实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部署要求,保障我省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四川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实施办法》和《四川省“十四五”省级物资储备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现就申报2022-2023年度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通知如下:

  一、储备作物种类及品种

  2022-2023年度我省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分为救灾和备荒两类。救灾类种子储备主要包括适宜灾后补种改种的蔬菜、大豆、杂粮杂豆等短生育期作物品种种子,备荒类种子储备主要包括生产需求量大的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杂交品种种子。储备种子生产时间不早于2021年。

  二、储备数量及补助标准

  2022-2023年度省财政安排200万专项资金作为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补贴,计划由18家企业承担储备任务,拟安排种子储备量200万公斤。其中,8家企业承担救灾储备种子40万公斤,补助标准为每公斤3元,10家企业承担备荒储备种子160万公斤,补助标准为每公斤0.5元。

  三、储备期限

  储备时间从2022年10月1日起至2023年9月30日止。

  四、申报条件

  申报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应持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在2023年9月30日储备合同期满前尚在有效期内的企业,若此前到期,应在申报时出具继续申办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书面承诺。

  (二)具有储备作物品种的生产经营权和良好的种子贮藏条件,且承储地在四川省境内的企业。

  (三)近三年未发生过种子质量事故或不诚信行为的企业。

  (四)财务制度完善,按时上报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厅财务报表和种业行业统计信息。

  (五)已承担本年度国家储备的企业不再承担省级储备任务。

  五、申报要求

  (一)材料要求

  1.填写《四川省2022-2023年度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申报表》(见附件1),将电子版发指定邮箱,纸质材料盖单位公章。

  2.承储企业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3.储备品种信息。包括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品种审定证书复印件,如为授权品种,提供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或授权协议复印件,拟储备品种适宜储备情况说明。

  4.中国种子协会信用评价证书复印件或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证书复印件。

  5.贮藏条件要分别注明仓库总面积和越夏仓库面积,仓库及设施全景和特写照片。

  6.管理制度须提供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和仓储管理制度。

  (二)申报时间要求

  2022年7月31日前报送纸质材料2套,同时报送电子版。

  联系人:四川省种子站  李波028-85031607

  传真:028-85580384

  邮箱:657558455@qq.com

  附件:1.四川省2022-2023年度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申报表

  2.四川省2022-2023年度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品种情况明细表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7月22日

  N〔2022〕—2026号 附件1-2

  N〔2022〕—2026号 关于申报2022 -2023年度四川省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的通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64/2022/7/25/059bb1650d5944f293271a1835cbf12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美丽乡村在线网 mlxc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