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各类乡村 >贵州农村“危改”让群众过上安居生活

贵州农村“危改”让群众过上安居生活

时间:2020-08-28  来源:  作者:

  46岁的罗运明终于开始谈婚论嫁了。

  以前家里穷,房子烂,想谈女朋友,人家看不上。现在政府帮我建了新房,我正考虑结婚呢!站在家门口,罗运明笑着说,他打算跟相处了一段时间的女友出门打工,挣钱后回来结婚生子。

  罗运明家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上关镇落哨村。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四周山高谷深,土地贫瘠,过去更是交通不便。30多年前父母过世后,罗运明与兄弟在茅草屋住了几十年。房子变得破败,不避风、不遮雨,用他的话来说,在家种地挣不来钱建房。

  2018年,关岭县大力推行危房改造,并结合其他项目资金,为已分户的兄弟二人各建了一栋面积约60平方米的住房,兄弟俩过上了安居生活。

  房里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还建了灶台,通了水电。罗运明说,政府还给他安排了护林员岗位,每月工资800多元。如今他盘算着出门打工,想挣更多的钱。

  安居之后走新路,罗运明只是千万群众当中的一个。

  2008年,贵州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目前已累计实施危房改造300余万户,惠及1200余万群众。

  关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登高介绍,采取群众自建、政府统建、盘活闲置公房等方式,化解了全县近1.6万户群众的安全住房问题,助推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在推进农村群众住房保障的同时,贵州还实施提升行动,整治群众住房人畜混居和透风漏雨现象,改善山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49岁的王老长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计划乡九秋村的一位村民,居住的是一栋二层的楼房。过去,人在二楼居住,一楼则用作圈舍,饲养牲畜。

  这种人与牲畜上下楼之间分层混居或同住一楼的同层混居,是千百年来贵州不少地方长期存在的生产生活方式。计划乡党委书记陈海介绍。

  2019年7月起,贵州全面整治人畜混居现象,通过实地调研摸排、制定技术规范、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发动村民等举措,只用了约半年时间,就让全省7.12万户、约28万山区群众实现人畜分居。

  榕江县帮王老长把圈舍建在了他家门前的小坡上,之后用砂石填充、硬化一楼地面,并拆掉四周的旧木板砌成砖墙,还配套修建了厨房和卫生间。

  改造后家里干净方便多了,村子看起来也更加整洁。王老长说,今年过年前,女儿还帮他买了一台热水器,安装在了卫生间,一家人过上了居家就能洗热水澡的日子。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美丽乡村在线网 mlxc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