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问题源头抓治理 普法执法结合控药残
时间:2023-07-14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当前,正值豇豆等农副产品集中采摘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成为人们关心和关注的焦点。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南宁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针对豇豆等农副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瞄准生产、销售关键环节集中开展综合治理行动。
追踪农药生产源头,依法查处农药生产违法行为。四月份以来,执法支队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农药非法生产查处整治行动,重点从投诉举报多,执法检查问题突出的农药品种入手,结合执法抽样检测和产品溯源,对在市面和网络销售不合格的农药产品追溯生产源头,查清问题所在,采取问题线索移交和直接办理等办法,依法查处农药生产违法行为。同时,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加大对全市范围内登记在册农药生产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主动出击,全面排查小作坊、黑仓库等地下制售农药的非法场所,从源头治理农药制假售假违法行为。
紧盯农药销售环节,坚决打击销售假劣农药行为。执法支队集中对全市2000多家农药销售经营门(店)开展执法检查全覆盖,集中看农药存放仓库以及经营门店等场所,重点查经营资质、农药标签、生产日期、经营台账等信息,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视情进行限期整改和立案查处,坚决打击销售假劣农药和随意销售禁限用农药的违法行为。

瞄准种植收购摊点,综合整治非法添加农药行为。执法支队联合城区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办),重点对辖区内豇豆等用药量较大的季节性农产品种植户逐一登记在册,实行重点检查和监管。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集镇开展普法宣传,将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录清单化,对如何简单识别农药真伪,如何正确掌握用药间隔期等问题印成宣传资料,发放到种植农户。联合村委(社区)集中开展普法讲座,在自然村(屯)、连片种植区附近张贴宣传单、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向种植户进行普法宣传,让农民群众了解并掌握识别和用药基本常识。对村、镇集中收购点进行走访排查,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和执法抽样检查,综合整治非法添加和违规使用农药行为。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农药残留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南宁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农副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综合整治只是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执法检查,做到线上线下查处不留死角,普法执法不落一户,保持对违法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