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峰尾镇:乡村振兴赋能 整镇推进兴业
时间:2023-11-02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峰尾镇地处湄洲湾南畔,三面临海一面环山,陆域面积14平方公里,可利用滩涂1万亩,海岸线13公里,是闽南传统四大渔业重镇之一,渔业从业人员近万人。近年来,峰尾镇按照乡村振兴产城融合发展要求,立足聚海城、聚产业、聚生活、聚文化,探索业态导入,实现渔区面貌焕新、产业升级转型、渔民创业增收。
一、下活渔区建设“全盘棋”
建设诚峰国家一级渔港、诚平二级渔港以及渔港路二期工程,依托渔港经济区核心区开展海洋产业专项招商行动,沿湾打造集水产品交易、加工、冷链仓储中心、文化展馆等多功能的渔业产业园暨冷链物流一体化市场,一期项目建成后年交易额可达上百亿元。大力实施“海上万亩田园”计划,引导养殖户养殖花蛤、海蛎、紫菜、海带等超万亩,其中引进良种坛紫菜苗种,年产量达6000多吨。
二、搭建渔业服务“加油站”
采取“党委政府+企业+村集体+渔船(贩)”的集体经济“造血”发展新模式,组织各村投资入股建设诚峰一级渔港码头海鲜交易市场。每年可为各村提供租金收益分成80多万元,全镇8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百万村突破3个。协助晋港公司、松港合作社等引进3条紫菜加工生产线,日生产能力达100多吨,年产值达千万元。发挥紫菜协会、渔业协会、船员技术服务协会等行业协会作用,为辖区46家紫菜养殖合作社、近百家水产养殖大户、3000多名海上劳务输出船员提供服务,密切与厦门海洋三所、福师大海洋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对接,为沿海涉渔工作者提供新型职业渔民行业技术培训、职业电商创业培训。
三、打响渔村“亮招牌”
充分挖掘诚峰、诚平等国家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中古城、“福船”技艺、“北管”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将25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展示点进行整合,嵌入“北管音乐”“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区,打造“一城两廊多节点”的古城旅游路线,集中展现古城魅力风采。目前,已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姑妈文化节”、3届“古城旅游文化节”、24届“圭峰之春”文艺联欢会,积极配合央视、东方卫视栏目组拍摄福船制作非遗技艺;黄文同、黄武同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峰尾镇渔网具制作传习所、峰尾姑妈信俗分别入选泉州市首批“乡村记忆”传承人、传习所、传统民俗名单;打造文化小镇,加快海洋生态修复、滨海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qz/202311/t20231102_628928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