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智慧”加持助力农业发展提档升级
时间:2021-03-03 来源: 作者:
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云端”育苗,通过“云平台”派单开展旋耕作业,如今,在河北的广大农村,农业生产再也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力气活,因为“智慧”加持,农业生产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大跨步迈进。
正值育苗旺季,曲周县育苗产业园的智能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技术员刘瑞平正坐在电脑旁,监控蔬菜种苗生长情况,电脑屏幕上滚动显示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种苗长势一目了然。
刘瑞平说,以前,管理这个占地100余亩的大棚菜苗需要十几人,现在利用智能化管理,只需他一个人就够了。
育苗产业园大棚内培育了茄子、辣椒、豆角等七大类20余个品种的菜苗,采用水肥一体化、立体栽培、潮汐灌溉等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技术。他们建设了嫁接愈合室,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完全可控,采用红外线杀菌等技术,使嫁接育苗的成活率达到了99%。
2月24日,沙河市的农机手蒋军芳一大早就接到了沙河市金福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网上订单派活,他立即赶往沙河市册井村,半天多时间就完成了80多亩地的旋耕作业。
“我们从网上接单,和‘网约车’一样。现在进入春耕农忙时节,我每天能收到大概200亩地的旋耕作业订单。”蒋军芳说,像他这样的农机手在金福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还有42人,合作社会根据他们的住址,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给他们就近派单。
智慧管理云平台还可以实时监控作业情况。合作社理事长宋丽打开云平台后给记者介绍:“在这个管理平台上,可以看到我们所有农机的分布位置,黄色的是它的作业轨迹,蓝色的是作业已经验收的轨迹,各个机手每天作业了多少地,在这个平台上一目了然。”
智慧管理云平台还可以实现远程验收,确保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不误。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河北去年出台了《河北省智慧农业示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加快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到2022年,规模化设施种植、畜禽和水产养殖智能化应用比例达到60%以上,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到2025年,打造形成100个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展示、创新、应用示范区,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智能化应用率达到100%,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数据互联互通、服务高效便捷的智慧农业发展目标。
原文链接:http://nync.hebei.gov.cn/article/ghjh/202103/20210300019033.shtml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