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渠通达 耕地提质——黄河下游春灌见闻
时间:2020-08-28 来源: 作者:
新华社济南4月21日电(记者邵琨)再也不用起大早排队抢水浇地了。浇上这遍水,产量就有保证了。看着流入麦田的黄河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吕艺镇刘官三村村民张振详说。
谈起往年春灌的情景,张振详和当地的干部仍记忆犹新。为了能抢到水,我早晨不到5点就起来排队。有时候,晚上都要在地里过夜。张振详指着地头的沟渠说。
山东是小麦主产区,春灌时节的浇水对小麦生产保丰收至关重要。
吕艺镇地处黄河下游的打渔张灌区末梢。往年,由于农田里的沟渠又窄又小,无法引入黄河水,当地小麦春灌主要依赖地下水。一到春灌时节,沟边的村道上挤满了排队等待抽水的机器,村道上铺满了输水带。输水带经过村道上的三轮车、拖拉机等碾轧后破裂漏水,泥土铺就的村道泥泞不堪。村民进出生产非常不方便。
为了方便农民耕种,实现高产稳产,吕艺镇将这片农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水、土、田、林、路等综合治理,将六斗沟等沟渠清淤疏浚、加深拓宽,增加蓄水能力。
吕艺镇水利站站长郑立全说:原来这些沟又浅又窄,淤泥多,无法引入黄河水。现在这沟深3.5米,底宽4米,每个沟渠都互相连通,旱能浇涝能排。
沟渠深了,蓄水能力强了,当地今年又从黄河打渔张灌区二干渠引来了黄河水把沟渠蓄足。
在这个项目区里,记者发现,往日淤泥堆积、河道狭窄的旧颜已不复存在,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沟渠又深又宽、水又多又清,道路两侧还有海棠和白蜡树。
张振详说:沟里一直有水,随时都能浇,水质还比以前更好。管子从地下走,路面再也不坑坑洼洼、没法走了。以前亩产小麦600斤左右,现在亩产至少900斤。
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博兴县农田粮食产量稳定性大幅提高。去年,吕艺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经历了利奇马台风,排水工程发挥了作用,农作物受灾减产情况明显低于非项目区。
博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兴民说,建成后的项目区耕地质量一般提升1到2个等级,土壤有机质明显提升,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
曾经春灌时节只能让拖拉机勉强通行的村道上,不时有一辆辆小汽车、电动三轮车通过。在一段沟渠旁边,有农民驻足感叹:这沟里好多年没有这么多水了,里面还有鱼呢。只要庄稼喝饱水,收成就有希望。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